日期:2020-04-15 09:34 作者:王建民 來源:羊秘書
奶山羊是效益最高的品種之一,具有乳肉兼用、繁殖力高等特點。因為產業的特殊性,奶山羊養殖有很多的優勢,特別是加工后的乳制品收益很好。
但是,奶山羊也是羊品種里最難養的,尤其是對泌乳期的產奶量和泌乳期的長短等方面有較高的技術要求。奶山羊規模養殖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,不僅需要先進的生產技術體系,還需要從良種繁育、營養供應、環境管理、衛生保健和飼養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的保障。
品種及遺傳改良技術
目前來講,全世界比較知名的品種有法國阿爾卑(French Alpine)奶山羊、吐根堡(Toggenburg)奶山羊、奧博哈斯利(Oberhasli)奶山羊、拉美查(La Mancha)奶山羊、薩能(Saanen)奶山羊和尼日利亞矮山羊”(Nigerian Dwarf)6個品種。其中薩能羊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奶山羊品種,我國現在的羊品種基本上都是薩能羊的后代。
在品種引進方面,首先要確認引種目標,其次要選擇品種,最后是挑選個體。在遺傳改良方面,要確立改良目標,明確技術要點。
我國有專門的奶山羊品種,分別是關中奶山羊、嶗山奶山羊、文登奶山羊和雅安奶山羊四種。
雅安奶山羊的數量比較少,而關中奶山羊的數量較多。在奶山羊遺傳關系的研究中發現,我國奶山羊基本上都和薩能奶山羊關系比較密切。遺傳關系最近的是:關中(GZ)與西農薩能(XN),嶗山(LS)與文登(WD)。親緣關系最近的是:西農薩能(XN)到關中(GZ)再到文登(WD);而薩能(SN)與嶗山(LS)較遠。
文登奶山羊的原產地是山東省文登市峰山一帶,主要分布在威海市的榮成、乳山等,養殖量是15萬只(2008年)。文登奶山羊是新培育的品種,2009年通過國家審定,由1989年引進的英系薩能羊和1979年引入的西農薩能羊雜交而成。文登奶山羊的產奶量非常高,數據顯示產奶量能夠達到800公斤以上;另外繁殖力也很高,平均產羔率202%。該品種通常性成熟早,母羊為4-6月齡;目前10個省約有72萬只文登奶山羊。
發展至今,奶山羊品種在不斷的變化,但我們又不能沒有品種的概念,因為品種是遺傳的基礎。從個體引種來說,我們要求來源清晰、系譜完善、符合品種標準(如產奶量、產羔率等)并且健康無病。從群體引種來說,我們要規定引種羊群的年齡和性別比例(如成年羊20%、育成羊80%;公羊、母羊比例1:30或1:30),不引進未斷奶的羔羊,如果要引進懷孕山羊,妊娠期不超過2個月。
營養及飼養管理技術
奶山羊的能力是基因和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(表現型P=基因型G+環境型E)。其中,環境是給奶山羊創造的飼養條件及日常飼養管理,這個對奶山羊表現能力影響占70%-90%,而基因對奶山羊能力的影響只占10%-30%。
在奶山羊遺傳改良方面,我們一定要明確遺傳改良的途徑。對于泌乳性狀來講,大部分都是中高遺傳力的性狀(h2>0.2),對于這種中高遺傳力的性狀可以直接進行選擇。例如想選擇產奶量高的奶山羊,直接選擇產奶量高的母羊,淘汰產奶量低的母羊,選擇產奶量高的后代母羊或后代公羊。通過7月齡和12月齡的頭長與額寬、150天產奶量、7月齡體重、體高和胸圍、90天和300天產奶量和最高日產奶量等指標,都可以判斷一只羊的中高遺傳力性狀。
另一個是與產奶量顯著相關的性狀,如7月齡的頭長、胸圍和體高、12月齡頭長和妊娠期。
在評價飼喂效果方面,我們可以進行體況評分。評分主要從胸骨、肋骨和脊椎骨三個方面進行,三方面相加,采用5分評分制。
0分:極度饑餓狀態,羊只即將死亡。
1分:非常瘦弱,棘突明顯尖銳。
2分:瘦弱狀態,棘突明顯但平滑。
3分:中等膘情,棘突平滑而鈍圓。
4分:肥膘狀態,棘突用力壓時方可感覺到。
5分:肥胖狀態,脂肪層之間存在凹陷。
在奶山羊飼養管理中,青貯飼料非常重要。好的青貯飼料能提高奶山羊的產奶量。在中小型羊場中,現在開始推行青貯打包,還推廣奶山羊的全混合日糧飼喂技術(TMR)。
在培育羔羊時,通過“三早”即早喂初乳、早開飼和早斷奶,“三查”即查食欲、查精神和查糞便等措施提高羔羊成活率。加強護理和環境調控,及時補充飼料,適時斷奶,確保羔羊的發育生長。
擠奶及鮮奶質量安全
通過對比奶山羊的理想乳房與不理想乳房,可以看出不理想的乳房中一個乳房大,一個乳房小,或一個乳房短,一個乳房長。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個,一個是人工擠奶把乳房拉長了,另一個原因就是羔羊的不均衡吃奶。
避免乳房不理想可以采取機器擠奶,這也是現代規?;躺窖蝠B殖場普遍采取的方式。
如果需要人工擠奶,正確的手工擠奶操作規范是:1-2步清洗乳房,3-5步握式擠奶,7-10步是捏式擠奶。
此外,應根據當地農業局管理的規定,從基礎設施、機械設備、人員要求、操作規范和質量檢測等各方面規范擠奶操作與衛生要求。
作者簡介:王建民,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博士,現任山東農業大學二級教授,兼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副理事長、中國奶業協會奶山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、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羊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等學術職務。從事羊產業教學、科研和生產服務工作三十余年,先后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0余項,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成果8項,育成國家審(鑒)定羊新品種5個,發表論文130余篇(其中SCI收錄論文30余篇),出版教材專著20余部,制定頒布國家和地方標準18部,獲授權發明專利3件。
羊秘書小編根據“羊秘書”首屆中國羊奶產業發展論壇《奶山羊遺傳改良與標準化養殖技術進展》內容整理,未經作者審核,如有錯誤歡迎指正。